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觀察 >

觀速訊丨北京向西一步,就是烏蘭察布 邀您體驗不一樣的美

2023-01-20 09:42:13    來源:烏蘭察布市文旅體局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十里風俗各不同”。千姿百態的民俗文化——精神與情感的重要載體。在鄉村,烏蘭察布市堅持“保持農村風貌、保護田園風光、保留鄉情鄉愁”的原則,因地制宜、科學布局,推動文化旅游事業高質量發展。

文化底蘊和旅游稟賦,對于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裝點著我們的精神家園。在城市,烏蘭察布市合理統籌民俗文化、“非遺”傳承、旅游資源等因素,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努力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資料圖】

體驗民俗之美——"非遺"為生活添光彩

察哈爾民俗博物館,坐落于集寧老虎山和白泉山生態公園之間,與集寧戰役館相呼應。博物館一比一復原的民居——傳統的農家院,木雕的窗欞、漂亮的窗花。農耕工具、生活用品等文物陳列,再現了烏蘭察布人祖祖輩輩的生活圖景。

察哈爾民俗博物館,勞動和生活實景展示栩栩如生,熟悉的春耕秋收場面,難忘的過年過節情景,展現了烏蘭察布多元的民俗文化。春節、元宵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寒來暑往,歲月更替,烏蘭察布人傳承著這份悠悠的文化血脈,代代相繼。

春節迎喜慶兔年降吉祥

過了臘八就是年。1月7日(臘月十六),察右前旗平地泉鎮南村張燈結彩。“啟航新征程,幸福中國年”——2023年全國“村晚”內蒙古自治區分會場示范展示活動在這里隆重舉行。2023兔年,全國“村晚”在內蒙古有3個示范展示點,南村是其中之一。舞臺上,一個個富有濃郁鄉土氣息的節目,營造出祥和喜樂濃濃的年味,展現了烏蘭察布魅力鄉村的勃勃生機以及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

這樣的喜慶場面一直持續到元宵節。農歷臘月二十三是北方小年,村子里,各家各戶壓粉條、炸油糕、搓麻花,屋子里熱氣騰騰;孩子們迫不及待地穿上新衣服,口袋里裝滿糖果和干果,走村串戶彼此分享,甜蜜的滋味變成笑容,寫在稚嫩的臉上。除夕夜,爆竹聲此起彼伏、響徹云霄,煙氣在空中彌漫,年味兒十足。大年初一,登門拜年開始了……

目光穿越廣袤的鄉村,來到更加熱鬧的城市。春節期間,集寧的主要街道安裝景觀燈,山城節日的夜晚更加亮麗;大街上的行人絡繹不絕、人潮涌動。烏蘭察布廣電演播大廳,正在舉辦和錄制“烏蘭察布春節文藝晚會”,春節按時播出,向全市人民恭賀新春。隨之,集寧區“虎山春”群眾文化系列活動的序幕拉開了。

截止目前,“虎山春”已經舉辦了41屆。“虎山春”活動期間,集寧各大廣場舉辦圖片展、攝影展,各鄉、鎮開展“三下鄉”活動,鄉村、社區舉行燈展、燈謎、秧歌、演藝比賽等文體活動。同時,由各街道辦事處、鄉、鎮組建的文藝隊、行業方隊和有關單位制作的彩車進行巡回展演,向山城人民一展風姿。

在烏蘭察布,從中心城集寧區,到前山后山各旗縣市,都沉浸在春節的歡樂海洋。新年伊始,萬象更新。人們滿懷著對家鄉的眷戀,憧憬著美好的生活,編織著未來的夢想。關于春節的記憶,對每一個人來說,鏗鏘的鑼鼓聲仿佛就在昨天。

普天同慶鬧元宵歡天喜地繞九曲

正月十五鬧元宵。集寧街頭展出的彩燈新穎絢麗,彩車精美別致,彩燈和彩車都具備聲、光、動效果。從正月初八到十八,彩車在主要街道和社區廣場巡展。壘起的大旺火周圍,扭秧歌的、坐車車燈的、踩高蹺的、舞龍燈的、跑旱船的,還有二人臺對唱的……激情的鼓點、豪邁的舞步,奔放的熱情瞬間點燃。元宵節夜晚,中心廣場、新區廣場、橋西廣場、老虎山公園等游人密集地帶點燃喜慶旺火,老虎山頂燃放大型煙花,“焰火晚會”將“虎山春”活動推向高潮。

每年元宵節,卓資縣都要舉辦“九曲黃河燈游會”。這項當地人稱作“九曲黃河陣”的民俗文化活動,在卓資縣傳承光大了30多年;2022年5月,“九曲黃河陣”入選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卓資縣創造性地把文藝表演與“九曲黃河陣”相結合,更加烘托出這項傳統民俗活動的異彩紛呈。

文藝表演結束后,游人拾階而上,來到九曲山頂“繞九曲”。從“九曲黃河陣”入口魚貫而入,徒步走進陣中。陣內花燈璀璨,如點點繁星;游人們扶老攜幼、摩肩接踵,呈現出一幅“人在燈中游,燈在人上飄”的美麗圖景。在一輪明月的照耀下,九曲山好似人間仙境。

從正月十二到正月十五,卓資縣分別在卓資山鎮九曲山生態公園、旗下營鎮伏虎村、那只亥村、梨花鎮土城子村點亮“九曲黃河陣”。過去,“九曲”在村里的田地里舉辦。如今,村里建起了文化廣場,“九曲”設置在硬化的廣場上,讓“繞九曲”這項民俗文化活動更環保、更文明。屆時,卓資縣還舉辦“民間吹打樂邀請賽”,真是萬人空巷、盛況空前!

美好的節日氛圍,刻在人們的生活里是深深的烙印。在這個喜慶祥和的元宵佳節,全市各地著力挖掘文化底蘊,創新文化載體,極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動不斷推陳出新、發展壯大,為廣大人民群眾奉獻精美的文化大餐。

非遺傳承烘托年味濃民俗文化賦能氣象新

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賦予年味“非遺”的底色。如今,寫春聯、送春聯,已成為烏蘭察布市文化藝術界熱心奉獻社會的春節禮物。“非遺”過大年,文化進萬家。屋子里貼上紅彤彤的化德剪紙窗花,選購毛植毛繡、皮雕皮畫,品嘗卓資山熏雞、豐鎮月餅,學習布貼畫、面塑、蛋雕、馬頭琴制作、釀醋技藝等等。在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的同時,烘托出濃濃的年味,寄托著悠悠的鄉情。

在烏蘭察布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有效的保護和傳承。隆盛莊——自治區級“非遺項目”豐鎮月餅的發源地。隆盛莊廟會,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第一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也是獨具特色的“物資文化交流大會”,吸引著全國各地的游客。

農歷六月二十四,隆盛莊鼓樂聲聲鎖吶吹響,一派熱鬧歡騰的景象。“蜀將張飛三巡街”之后,是廟會的秧歌表演。“腦閣”,每人肩頭扛著一名戲妝小童,拂袖起舞,節奏輕盈,好似仙女下凡;“抬閣”花飾高大絢麗,多名戲妝小童扮作各式人物,多人抬舉沿街表演而得名,表演節目有《白蛇傳》《八仙過海》《劈山救母》等。夜晚,老藝人綁扎的焰火沖天而起——“火樹銀花”“四個斗子一座城”,把隆盛莊的夜空照耀得如同白晝。游客們盡情歡度這溫馨美好的時光。

烏蘭察布,期待您的光臨!每年春節,烏蘭察布市都要拓展人文旅游景觀。比如,舉辦“烏蘭察布冰雪藝術節”,在集寧金雕廣場舉辦大型冰燈冰雕藝術活動,以“冰雪+民俗+藝術+文化+娛樂+體育”的形式,提升文化旅游服務水平,打造文化旅游新引擎、新品牌。

歡迎您來烏蘭察布!讓我們共同歡度2023年春節——祝福兔年!祝福烏蘭察布!

編輯:張雨婷

關鍵詞: 烏蘭察布 九曲黃河陣 烏蘭察布市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