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觀察 >

內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上舞冰雪

2023-02-13 10:56:41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

《經濟日報》(2023年2月11日第7版)


【資料圖】

2023年2月11日《經濟日報》7版刊發了題為《內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上舞冰雪》的報道,報道全文如下: 雪地上的曲棍球競技表演精彩刺激、篝火旁的民族民間廣場舞熱情奔放、冰面上釣魚愛好者的垂釣新奇有趣……日前,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舉行的呼倫貝爾市首屆冰雪文化運動旅游季暨2022—2023年達斡爾冰釣季系列活動開幕式現場,豐富的冰雪活動吸引了千余名游客參加。本次冰釣季還將舉辦主題冰雕展、雪雕展以及雪地賽馬、雪地足球賽等,活動將持續到2月底。

距冰釣現場不遠的騰克達斡爾民俗村內同樣熱鬧非凡:非遺年貨節展位上的農特產品、非遺文創產品琳瑯滿目,非遺展示區內非遺傳承人現場展示制作技藝……

特色盡顯

在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上演的冰雪盛宴是呼倫貝爾市冰雪文旅運動產業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呼倫貝爾市地處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漫長寒冷,平均溫度在零下25攝氏度左右,年降雪期長達7個月,積雪厚度可達30厘米以上,雪量豐沛、雪質優良。得天獨厚的自然冰雪資源為冰雪產業發展帶來了蓬勃生機,當地獨具特色的冰雪文化、各具魅力的冰雪風情、交相輝映的冰雪民俗,冬獵、冬捕等傳統生活方式和冰雪娛樂方式更為冰雪產業發展帶來了無限可能。

毗鄰東三省冰雪文旅優勢區,呼倫貝爾冬季旅游需要走出一條差異化發展之路,雪期長、多民俗和國際化是呼倫貝爾的三大優勢,也是當地旅游部門著力打造的三大特點。

“這段時間我們的旅游訂單情況不錯,尤其是這些年當地政府花大力氣打造推廣冬季旅游,想方設法促進文旅消費,效果還是很好的。就像當地重點打造的‘呼倫貝爾號’輕奢旅游專列,雖然價格不低,但是預訂的旅客不少。”呼倫貝爾易游國際旅行社負責人王曉光說,呼倫貝爾冬季冰雪文化旅游資源豐富,市場前景可期。據呼倫貝爾冬季旅游數據中心提供的數據,這段時間“呼倫貝爾冬季旅游”“呼倫貝爾大雪原”等關鍵詞的搜索量大幅提升,王曉光說,希望有關部門能夠繼續加大投入,擴大宣傳,進一步提升呼倫貝爾冬季旅游的知名度。

呼倫貝爾市文化旅游廣電局局長臧著強介紹,呼倫貝爾冬季旅游具有初雪早、終雪遲、雪期長、雪量大等特點,尤其是“中國冷極”根河,一般每年9月末降雪,到第二年的5月初才開始消融,冰雪期長達9個月。同時,呼倫貝爾歷史悠久,民族文化燦爛,48個民族在這里共同生活,全國僅有的3個少數民族自治旗——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鄂倫春自治旗、鄂溫克族自治旗以及國內唯一的俄羅斯民族鄉都在呼倫貝爾。此外,憑借地處中俄蒙三國交會的獨特區位,異國風情和可開發的跨境游產品成為呼倫貝爾建設國際化旅游目的地的特色資源。

臧著強說,從去年開始,呼倫貝爾冬季旅游有意向兩頭拉長,旅游季由往年的4個月延長至5個半月左右。同時針對冬季晝短夜長的特點,充分開發夜游、夜娛、夜食、夜購等夜經濟,挖掘文化休閑消費潛力,并根據氣候合理謀劃活動產品。天天那達慕、達斡爾冰釣、鄂倫春“伊薩仁”等沉浸式民俗游,挖掘出傳統文化內涵,為游客帶來不一樣的節慶體驗。此外,呼倫貝爾還依托相關品牌活動,促進中俄蒙三國文化旅游交流與發展,積極探索與俄羅斯、蒙古交流合作的新模式、新舉措,展現區域合作新優勢。

高亢悠揚的蒙古族長調、精彩激烈的摔跤運動、載歌載舞的“巴斯克節”表演……連日來,在呼倫貝爾“六館一湖”冰雪文旅融合示范區上演的《非遺中的呼倫貝爾大雪原》成為當地在春節期間推出的系列旅游產品中的一個亮點。“演出融入了非遺文化、冰上舞蹈以及冰上特技等元素,不僅唯美刺激還有深厚的非遺文化底蘊,此外演出現場還有燈光秀、冰屋、雪屋、民族服飾展示等,感覺挺好的。”呼倫貝爾市民楊莉說道。

節目主創方呼倫貝爾之戀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陶貴川說,希望通過唯美冰舞與非遺文化的深度融合,讓文化走出來、傳下去,講出來、動起來,變得可聽、可看、可感受。“這場室外零下30℃的冰上沉浸式演藝是一場打破傳統觀演模式,解鎖‘舞臺+’的多重藝術,通過以時代對比的新視角為觀眾呈現獨特的文化體驗。”陶貴川說。

在這片冰雪文旅融合示范區內,除了《非遺中的呼倫貝爾大雪原》演出,市民和游客還可以體驗尋味·呼倫貝爾大雪原美食文化展、呼倫貝爾冰雪之約主題文化展、呼倫貝爾冰雪文化大集、呼倫貝爾冰雪樂園等眾多冰雪文旅項目。

花開多枝

在茫茫的呼倫貝爾大雪原上,讓人心動的不僅是自然景觀和民俗風情,還有刺激的冰雪運動和冬季測試項目。近來十分熱鬧的海拉爾區蒼狼白鹿冰雪運動基地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我們這里除了休閑娛樂項目,還有汽車自駕探險、越野訓練、品牌汽車測試等特色項目,市場反饋很不錯,這段時間前來參觀體驗的游客很多。”海拉爾區蒼狼白鹿冰雪運動基地負責人胡愛東說,基地將繼續秉承“四季旅游”“旅游+體育”的特色理念,致力于成為集休閑度假、四季體驗于一體的旅游休閑文化景區,他希望,能有更多的專業人士投入其中,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

牙克石冰峰汽車營地負責人何宏濤同樣對呼倫貝爾冰雪文旅運動產業的未來充滿信心。何宏濤說,營地主要提供汽車、摩托車等運動娛樂以及餐飲等服務,尤其是冬季項目中的冰上卡丁車、雪地摩托騎乘、野外越野、汽車漂移體驗等特色項目備受游客青睞。“此外,結合我們開展的冬季汽車測試項目,引用專業測試場地冰雪圓環作為亮點,打造冬季娛樂體驗項目。在做好安全保障工作的基礎上,讓游客參與試乘試駕,深入體驗了解汽車冬季測試。”何宏濤說,眼下前來游玩體驗的大多為周邊游客,省外旅行團相對少一些,但他相信隨著文旅業的逐步復蘇,肯定會吸引越來越多遠道而來的游客。

“牙克石的自然環境非常適合冬季汽車測試,從2012年開始,中汽研便在牙克石開展冬季汽車測試。”中汽研汽車檢驗中心(呼倫貝爾)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景升說,2022年至2023年冬季測試季已啟動,預計會有超過40家企業、近1000臺試驗車來到牙克石進行本次冬季汽車測試。近年來,當地冬季汽車測試車輛、接待國內外工程師和客戶人數、接待測試車企戶數呈現逐年大幅增長態勢,僅去年就接待國內外工程師、客戶18000余人次,為當地帶來了穩定的客源。

冰面打滑哧溜、冰上抽冰尜、雪地爬犁……在冰天雪地的呼倫貝爾,這些趣味冰雪活動為廣大市民及游客帶來了濃濃的冰雪樂趣。呼倫貝爾市體育局二級調研員史菊花說,當地開展的大眾冰雪季系列活動中,不僅注重全民參與、全民健身,更積極配合當地冬季旅游文化活動,將體育活動、體育賽事融合到各項旅游活動及旅游線路中,為冬季旅游活動增加冰雪運動元素。

“呼倫貝爾市將積極打造特色冰雪品牌活動,堅持開展好呼倫貝爾冰雪日、冰雪那達慕、冬季英雄會、冷極馬拉松等系列活動。鼓勵各地依托當地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普遍開展具有本地民俗特色的冰雪特色健身項目,打造具有各地特色的冰雪活動品牌。”史菊花說。

從呼倫貝爾市文化旅游廣電局了解到,春節假期,呼倫貝爾市共接待國內游客12.6萬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7117.35萬元。

“呼倫貝爾已連續7年被評為十佳冰雪旅游城市,舉辦過19屆冰雪那達慕、5屆冬季英雄會、5屆冷極馬拉松,呼倫貝爾大雪原品牌在國內冰雪旅游市場已具有較強的影響力和辨識度。”臧著強表示,下一步,呼倫貝爾將充分挖掘冬季旅游資源價值,持續打造“呼倫貝爾大雪原”冬季旅游品牌形象,推出“冰雪+運動”“冰雪+汽車”“冰雪+文化”等一系列特色產品、精品路線以及相關優惠政策,大力促進冬季旅游產業發展,提振文旅消費,讓“冬季不冷、淡季不淡”。

“我們要打破‘政府投入、各打天下’的傳統路徑依賴,實現政府政策驅動、市場投入主動、市民游客聯動,推動冬季旅游項目常態化、品牌化發展,讓市場成為主體,讓游客成為主角,讓經濟效益成為主線。”臧著強說。

編輯:楊丹

關鍵詞: 呼倫貝爾 呼倫貝爾市 冰雪運動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