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觀察 >

我區出臺長效機制,確保審批改革走深走實 ?9326個待批補批項目全部辦結銷號

2023-04-13 08:45:46    來源:內蒙古新聞網-《內蒙古日報》


(相關資料圖)

本網4月12日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李永桃)記者從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獲悉,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工作部署,該單位牽頭負責的待批項目大起底已實現應報盡報、應批盡批。

據自治區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區從去年7月底啟動待批項目大起底工作,到今年3月底結束,通過幾十個審批部門和上萬名審批人員共同努力,各地各部門推動待批臺賬8061個項目實現了應批盡批、應報盡報,補批臺賬1265個項目實現了全部辦結。負責8個主要審批事項的6個審批廳局均已出臺相應的審批長效機制。所有盟市也出臺了相關長效機制,杜絕再次發生同類問題。

待批項目大起底工作能夠見行見效,得益于自治區黨委、政府及各部門聯動發力、實干作為。

高位推動。待批項目大起底工作啟動以來,自治區黨委、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安排部署,指明工作思路和方向,為扎實開展大起底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支持;自治區政府分管領導多次專題研究待批項目大起底工作,及時研究解決問題。自治區政府辦公廳有關領導和處室加強頂層設計,加大督導調度力度,推動各項工作有序開展。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同各地各部門壓實“雙簽字”主體責任,主要領導親自抓、負總責。

制定執行標準。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起草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明確“半拉子”工程、待批項目起底標準的通知》《關于待批項目和“半拉子”工程分類處置的指導意見》,明確起底標準、處置要求、銷號流程等,為切實解決大起底行動中遇到的問題提供政策支持。自治區發展改革委還會同相關審批部門印發《補辦手續處置指引》,讓工作有章可循,有規可依。

建立起底臺賬。審批事項涉及國家、自治區、盟市、旗縣四級相關審批部門,事項繁多,對2016年以來完成立項的9.6萬個項目,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組織開展了6輪梳理核查工作,切實摸清底數、建立起底臺賬,將有辦理需求的8061個項目納入待批項目臺賬,將有補辦需求的1265個項目納入補批項目臺賬,通過主動靠前服務,實現按時高效辦結。

加強監督管理。我區建立工作“日調度、周安排、月通報”機制,推動各項工作有序銜接、有力推進、有效落實。在12個盟市開展待批項目大起底“回頭看”,確保各地應起盡起,按要求銷號;建立12345投訴舉報熱線,暢通反映渠道,及時受理群眾反映的拖延受理、超期未審批等問題。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鞏固好大起底工作成果。進一步用好待批項目大起底出臺的長效機制,確保審批改革走深走實。不斷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升級在線審批平臺,加強項目調度。定期開展核準、備案專項執法檢查,及時發現推動解決相關問題。針對下放的審批權限,進一步加強指導,確保地方接得住。同時,持續做好重大項目前期手續集中攻堅工作。充分用好大起底建立的靠前服務、集中高效審批方式,通過集中力量、集中時間、集中審批,緊抓快辦前期手續,推動重大項目辦齊主要手續,為全區重大項目落地開工提供便利條件。”自治區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說。

編輯:章穎慧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