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項目 >

河北保定高新區法院:聯合調處構建“訴源治理”大格局

2023-08-26 11:27:51    來源:民主與法制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民主與法制網訊(記者張君)近年來,河北省保定市高新區人民法院找準工作定位,主動融入黨委領導下的訴源治理工作,不斷爭取黨委政府的更大支持,推動建立了由區政法工委書記擔任組長的訴源治理工作機制——“7+1聯合調處”矛盾糾紛行政化解機制,即法院和住建局、人社局、社會治理局、公安分局、檢察院、執法分局7家職能部門各選派一名政策熟、業務精的同志為固定成員組建小組作為常設機構,及時化解處理涉訪涉訴等矛盾糾紛,必要時增加律師團隊提供法律支持,使多起沖突較大的矛盾糾紛在訴前得以化解。

提供更有溫度的訴前調解快車道

“馬上要過年了,本該闔家團圓的日子卻發生這種事情,孩子再也沒有父親了,我們一家未來該怎樣活呀……”今年春節前夕,一位女士找到保定高新區法院哭著說,“我的丈夫在給高新區一建筑工地送建材卸貨時突發事故身亡,建設方、運輸單位都給不出解決方案,現在我們該怎么辦呀?”

年終歲尾,家人卻突遇事故身亡,當事人家屬一時難以面對這一困境,情緒十分激動。而工地現場沒有清晰的監控視頻,案件涉及的建設方(發包方)、承建方(施工單位)、運輸單位、貨主等各方主體說法不一,均認為此事與自身沒有關系,當事人家屬與其多次協商無果,獲得應有的賠償變得困難重重。

“事故責任一時難以厘清,糾紛一旦進入訴訟程序,當事人家屬將面臨漫長的審理過程。”“此糾紛涉及多方主體,現在正值年終歲尾,如何在更快的原則上化解矛盾,真正做到人和事了、事心雙解,最大程度地維護各方當事人權益才是我們的探求方向。”保定市高新區法院主動向常設機構小組進行匯報,經分析研判,決定依托住建局、人社局等行政力量共同發力,降低協調處理難度,力爭在法律允許范圍內傳遞更多司法溫情。

站在各方當事人角度綜合考量,決定成員單位分包不同的當事人開展矛盾化解工作,住建局牽頭負責建設方(發包方)、承建方(施工單位),公安分局、執法局與運輸單位進行溝通,人社局、社會治理局協調貨主、裝卸方,檢察院對事情處理全程監督,法院告知訴訟風險提供法律指導。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兩天后終于達成一致賠償方案,并于方案作出當天對當事人家屬進行賠付。案件在春節前徹底化解,死者入土為安,其他各方責任主體亦均對處理結果表示認可。

“抓前端、治未病”推進糾紛解決端口前移

“從沒有想過能夠這么快解決,僅僅兩天就拿到了賠償款,7+1聯合調處機制還真管用,真是設身處地為老百姓著想,感謝7人小組,感謝法院!”一位女士在拿到賠償款后對保定高新區法院推動建立的“7+1聯合調處”矛盾糾紛行政化解機制贊不絕口。

“7+1聯合調處”工作機制致力于充分發揮各職能部門自身優勢效能,為群眾提供矛盾糾紛調解、法律問題咨詢、訴訟程序指引等“一站式”解紛服務,以期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導、多方參與、法治保障”的訴源治理大格局。

靠前研判、前端發現、協同處置,“7+1聯合調處”圓滿處理了高新區某工地數百名工人工資拖欠問題,迅速支付,大大提高了工人合法權益的兌現速度;關注到城改工作帶來的涉及遺產繼承、分家析產、鄰里糾紛等疑難問題,引導群眾理性表達訴求,住建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法院等單位綜合發力,提供“一站式”矛盾疏導,約70%的涉城改案件在訴前得以化解;更好滿足經營主體新期待,對一起訴訟標的額高達數億元、長期未得到解決、雙方當事人多次信訪的建設施工合同糾紛進行聯合調處,最終兩企業握手言和、恢復生機,重新走上了正常經營的軌道。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