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觀察 >

每日熱議!真險,15萬差點沒了!

2022-12-19 16:48:43    來源:北方新報


【資料圖】

新報訊(草原全媒·北方新報記者 劉 惠 通訊員 張 巍) “雖然平日里經常看到反詐類宣傳,但總覺得距離自己很遠,這次若不是反詐中心及時幫忙,我卡內的15萬多就被轉走了……”12月16日,呼和浩特市民王女士講起自己幾天前遭遇的電信詐騙,仍心有余悸。

據王女士介紹,12月9日,她接到一個陌生來電,對方自稱是某電商平臺的客服,聲稱因平臺工作人員疏忽,把王女士的收貨地址填錯了,導致王女士在該平臺購買的物品丟失,現在要添加王女士微信,進行退款理賠。因為王女士近期確實在該平臺買過東西,便相信了對方。對方在添加王女士微信后,發送了一張“客戶理賠中心”的二維碼截圖,讓王女士掃碼登錄該“理賠平臺”,填寫退款申請。王女士按對方要求操作后,在該平臺與對方進行了視頻通話,并共享了手機屏幕。共享屏幕期間,因為王女士按對方的要求登錄了手機銀行,從而泄露了自己銀行卡密碼與驗證碼。

“您正在向某某發起一筆15萬元的轉賬,驗證碼為******,如非本人操作請忽略……”收到這條銀行短信,王女士才察覺到不對勁,立即撥打了96110進行咨詢。

“您正在遭受電信詐騙,馬上停止一切操作!”電話中,反詐中心民警立即告知王女士切莫點開短信,以免被詐騙分子通過屏幕共享查看到其短信驗證碼,隨后要求王女士立即關閉屏幕共享、撥打銀行客服電話,對已經泄露密碼的銀行卡進行掛失處理。在王女士按照反詐中心民警的提示操作過程中,反詐中心民警也加緊聯系到了駐反詐中心的該銀行工作人員。這才發現,詐騙分子已經通過網上操作將王女士銀行卡的15萬元轉至騙子賬戶。“快對該可疑賬戶進行止付操作!”在警方和銀行工作人員的操作之下,王女士成功保住了已經“裝進騙子口袋”的15萬元。

編輯:章穎慧

關鍵詞: 銀行工作 屏幕共享 客服電話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