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消費開年加速回暖 市場信心逐步恢復_世界快訊
新華社北京3月22日電題:餐飲消費開年加速回暖市場信心逐步恢復
新華社記者
摩肩接踵的排隊“長龍”、蒸蒸日上的餐飲產業……隨著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餐飲堂食等線下消費場景有序恢復,帶動相關消費回暖向好。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1至2月,全國餐飲收入同比增長9.2%。
(資料圖)
餐飲消費需求大幅釋放
最近,“一桌難求”成了不少消費者就餐的普遍感受。在廣州市北京路的“潮發”潮汕牛肉店“長龍”不斷,晚6點等位的就有幾十桌,到周末這家店日均取號更是近千桌。服務員小跑上菜,直呼“最近客人好像接待不完”。
客流恢復促進營業額增長。2023年1至2月,北京華天所屬各品牌整體同比增長約12%。其中,同和居食府、新川面館同比增長均超過20%。尤其是同和居食府、二友居2月份銷售額已超2019年,恢復至正常水平。
為助力餐飲業復蘇,1至2月,北京、深圳、杭州多地發放餐飲專項消費券,效果明顯。美團數據顯示,杭州、寧波、紹興、深圳、珠海、東莞等城市發放消費券后,餐飲堂食消費同比增速均達到了兩位數。除了發放消費券,多地政府還出臺政策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包括支持外擺經營、推出“餐飲貸”金融產品等。
餐飲之“小”折射發展之“大”。中國烹飪協會分析,2023年1至2月,全國餐飲收入增速、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增速分別較上年同期上升0.3個百分點、0.1個百分點。今年1至2月,全國餐飲收入占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0.9%,高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5.7個百分點。
中國烹飪協會相關負責人認為,1至2月,在春節假期和助企政策帶動下,餐飲消費需求大幅釋放,餐飲市場回升明顯,為全年發展開了個好頭,對于提振2023年消費信心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
顧客在西安市五一飯店內用餐。新華社記者李佳旭攝
新動能“助燃”餐飲市場
盆菜、速凍菜……廣州酒家加快預制菜新品研發和產品升級,速凍食品的營收一度是公司第二大收入來源。《2022年中國預制菜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2022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達4196億元,同比增長21.3%,預計2026年市場規模將超過萬億元。
廣東省餐飲服務協會秘書長程鋼認為,受疫情影響,人們的消費行為和習慣變化,不少餐飲主體“危中尋機”。有的主動調整經營方式,包括創新預制菜等餐飲產品、加強產業跨界融合,疊加新興消費元素,擴展了商業空間,優化了品牌體驗和認知,最終增強消費信任激活市場,以實現更平穩、可持續、良性循環的發展。
包括直播、短視頻,數字化渠道和社交分享功能幫助刺激消費需求,吸引更大客流,拉動餐飲消費。“我們通過策劃肥肥故事匯、美食推薦官探店等視頻,提升品牌熱度。”肥肥蝦莊董事長柴標說,部分門店一天七八成的客流來自網絡平臺引流。
更多老字號嘗試跨界創新,吃喝與游、演、娛、購等多業態結合,多樣新場景豐富消費體驗。在陜西,集秦腔演藝、老字號美食、國潮新零售為一體,西安易俗社文化街區的游客越來越多;西安飯莊總店通過陜菜文化體驗博物館,讓顧客沉浸式了解當地飲食文化;老字號企業變身“便民社區食堂”,開啟社區連鎖新模式。
西安飲食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靳文平表示,老字號開啟多元化發展新篇章是餐飲行業以市場為導向,以消費需求為突破口改革探索的縮影,有助于推動行業發展,提升品牌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新舉措穩定行業信心
“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各地進一步明確政策、穩定預期。
利企惠民政策持續加碼,助推餐飲消費升溫。比如北京舉行多樣餐飲促消費活動;廣州陸續出臺餐飲扶持政策,對轉型升級餐飲企業最高獎勵100萬元,對營業額增長企業最高獎勵200萬元;溫州圍繞降低餐飲業準入制度性成本等,出臺提振餐飲業發展信心十條舉措。
餐飲業主體信心更足,投資布局加速。不久前,中國(廣州)餐飲產業發展大會暨投融資合作交流展上,上百家餐飲企業提出近千個品牌餐飲投資項目意向,既有粵菜、湘菜、川菜、魯菜等國內主要菜系,又有日料、東南亞菜、中亞菜等國際風味,投資金額超過30億元。
第三方研究機構艾媒咨詢相關負責人張毅說,餐飲行業擴張表明信心逐步恢復,拓展多元,并趨向中高檔項目。餐飲行業追求更高質量的品牌發展,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從宴會、聚餐、商務接待、預制菜等各個方面都能看到餐飲業快速恢復的信號。新模式、新渠道、新技術不斷涌現,推動餐飲業向多元業態和品質化發展。”陜西省烹飪餐飲行業協會副會長陳建奇說,也需要注意到由于門檻低,行業競爭加劇,整體利潤率較低,原材料和服務成本日益增加,因此要在專業化和產業化方面進一步發力,提高競爭力。
業內人士表示,為了加速餐飲業全面穩步復蘇,要持續完善政策支持和引導,推出更符合企業需求和市場預期的幫扶、促消費政策,引導培育龍頭企業和領軍人才,合理化產業布局。同時,既要促發展也要反浪費、既要產品創新也要守好食品安全底線。(記者丁樂、吉寧、蔡馨逸、李佳旭)
編輯:段麗萍關鍵詞:
相關閱讀
-
今年以來最強沙塵天氣來襲
新華社北京3月22日電題:今年以來最強沙塵天氣來襲最近沙塵天氣是否... -
餐飲消費開年加速回暖 市場信心逐步恢...
新華社北京3月22日電題:餐飲消費開年加速回暖市場信心逐步恢復新華... -
快看點丨“公務員課程”進大學,是教大...
近日,西南大學因開設公務員相關專業引發熱議。校方介紹,該專業為... -
Ulian品牌升級為Ulink,致力成為專業交...
Ulian已全面完成品牌升級為Ulink,將致力于成為專業交易員的首選加... -
世界觀天下!春耕備耕正當時 糧食生產...
”江西省吉安市吉水縣醪橋鎮種糧大戶周小毛高興地說。通過智能化育... -
八部門:七種途徑助農村殘疾人就業增收
記者21日從中國殘聯獲悉,中國殘聯、工信部、財政部等8部門日前共同... -
環球動態:養老金2022年四季度新進8股 增持7股
統計顯示,截至3月22日,2022年四季度末養老金賬戶共現身20只個股前... -
社保基金連續持有29股 最長已持有41個...
財報季,機構持股動向逐漸浮出水面,社保基金去年四季度末共現身48... -
兩部門印發通知推進節能降碳——節能標...
“這些取值原則是對節能標準制修訂中各級指標的原則性要求,在具體... -
日本民眾集會反對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全球...
新華社東京3月21日電來自日本各地近5000名民眾21日下午在東京舉行集... -
八部門:七種途徑助力農村殘疾人就業增...
新華社北京3月21日電(記者高蕾)記者21日從中國殘聯獲悉,中國殘聯、... -
工信部通報!這55款APP(SDK)存在侵權...
關于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SDK)通報(2023年第2批,總第28批)工業和... -
官宣!2023年度載人航天飛行任務標識正...
2023年度載人航天飛行任務標識征集活動落下帷幕。中國載人航天工程... -
世界快資訊:五日龍虎榜追蹤 機構搶籌這46股
證券時報& 183;數據寶統計,3月21日滬指收盤報3255 65點,漲20 7... -
146家公司獲機構調研(附名單)
近5日機構合計調研146家公司,盛天網絡、工業富聯、湯臣倍健等被多... -
天天播報:38股獲20家以上機構調研 盛天...
數據寶統計,近5個交易日(3月15日至3月21日)滬深兩市約146家上市公... -
機構策略:指數雙底共振反彈 新能源或...
國盛證券指出,近期兩市指數表現背離,但隨著周二兩市指數在重要底... -
《全國睡眠健康促進行動》正式落地舒福...
春風朝夕起,吹綠日日深,當值春分萬物生機勃勃,又恰逢世界睡眠日。... -
《騎兵》歸來 感動依舊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馮雪玉王磊實習記者許敬)3月21日晚,... -
包鋼集團與北京科技大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格日勒圖)3月20日,包鋼集團與北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