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觀察 >

屬于春天的魚子和花 世界今亮點

2023-04-13 10:39:30    來源:《內蒙古日報》

□王太生

魚子與花是屬于春天的。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枝上的花,其華灼灼,曼妙搖曳;水中游魚,形態俊美,肥厚膏腴。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不光是鱖魚肥,鯽魚、鯉魚、青魚、草魚、鱸魚也肥,因為它們有子。

多姿的花,一朵一朵,明媚而清麗,花與樹、與天空,像洗過一樣;魚子一粒一粒,數以萬計,抱成一團,溫軟而豐盈。

盛開的花,隨一陣風,紛紛飄落水面。河中的魚,噏合圓口,抬起頭,叼一片花瓣,甩一甩尾,便游向春水深處了。

春天是用來讓人惜的,魚腹中的子,是惜春之妙物。

魚子好吃,但不能多吃。吃多了,江河會少很多小魚。所以,善良的人不忍心吃、舍不得吃,總有不賣魚子的理由,除了生態意識、悲憫情懷,還有經濟頭腦。

魚子在魚的肚子里,就像美玉裹藏在石頭的肚子里。

有人不買魚子,他憤憤不平地對賣魚人說,魚子賣得比魚還貴?

春天的魚,雍容華貴,因為它們有子。有子的魚在水中游起來很漂亮,亦有姿勢,因為它是春天河流中一條即將產子的魚。

有子的魚,大腹便便。做一個漂亮的“孕婦”,魚此時也“孕”味十足。

一粒魚子,一個字。小時候,外婆不讓我們吃魚子,說小孩吃魚子,會不識字。

外婆說時,我仿佛看到一條小魚,冒著氣泡,就是一個游動的字,鮮活有生氣的字;一個字,就是一條魚,它是活的,游動著,在水草下面。

不買魚子,會減少一些殺戮。這個世界就多了一些小魚。

一粒魚子,一個字。這樣說時,就覺得魚子靈動起來,字也靈動起來。

春天的花,和魚子一樣,也是用來讓人惜的。各種各樣的花,競相開放,讓人目不暇接。然而,花雖好看,卻是有花期。花開了,也要謝。一場盛大花期,也就意味著有一場浩浩蕩蕩的謝幕。

凋謝的花兒,有人不忍看它化作春泥,就用它作食材,以花入饌。愛它,就把它吃下去,可見愛之深、情之切。

春日曈曈,桃花可做幾道清雅閑食。《太清方》中說:“三月三日采桃花,酒浸服之,除百病,好顏色。”《圖經本草》記載,采新鮮桃花,浸酒,每日喝一杯,可使容顏紅潤,艷美如桃花。南北朝名醫陶弘景曾說,“服三樹桃花盡,則面色紅潤悅澤如桃花。”

桃花酥,外皮酥脆香甜,內餡細膩軟綿。每年春天,吾友小魯總要去春天的桃園,尋一棵桃花樹,撿拾被風雨吹落的桃花瓣,洗凈,將新鮮桃花的汁液擠出和面,用小烤箱烘焙,做成桃花酥請朋友們品嘗。

至于做桃花釀,小魯吟誦著古人的詩句,“細飲桃花酒,笑凝桃臉開”,翻閱舊籍,找來秘方,想在糯米和桃花中加入酒曲,自釀桃花酒,但終究還是因為不得法,無從下手,半途而棄。其實小魯想象的美妙釀酒場景,是該做的已做,一切準備停當,酒在發酵,他靜坐窗口看外面的風景,等待時間的饋贈。此時春光正好,把盞臨風,呷一口自釀的桃花酒,便是灼灼桃花,滿屋飄香。

紫云英,明媚陽光里的春花。除了花蜜,嫩莖亦可食。《故鄉的野菜》中說,“有一種野菜,俗稱草紫,通稱紫云英。農人在收獲后,播種田內,用作肥料,是一種很被賤視的植物,但采取嫩莖瀹食,味頗鮮美,似豌豆苗。花紫紅色,數十畝接連不斷,一片錦繡,如鋪著華美的地毯,非常好看,而且花朵狀若蝴蝶,又如雞雛,尤為小孩所喜。”

槐花,味道清新,以花入饌,唇齒留香。

槐花雞蛋餅的做法其實很簡單,將槐花洗凈,去掉花蒂,在槐花上打三四個雞蛋,然后放入面粉,倒入一定比例的水,攪拌成面糊狀,待油熱下鍋攤平。這道槐花雞蛋餅,平添了一絲香甜的味道,淡淡的香氣讓人記住槐花的味道。

蒸槐花是把采摘的花洗凈,加入面粉攪拌,讓每一朵花上均勻沾滿面粉,水開后,把槐花放到鍋中蒸熟,出鍋后的槐花散發著淡淡的清香,此時,要用醋、生抽、辣椒油調料汁,一碗蒸槐花,品嘗過,便是滿口清香。

還有槐花餃子,花朵特有的清氣和肉餡結合,輕咬一口,味道果然不同。如果覺得還不過癮,親手采摘的槐花還可以炒河蝦。花與蝦,此兩種食材的美妙合作,便是演繹一份清甜咸香與鮮嫩可口的獨特味道。

惜春,惜魚子,也惜花。溫軟細密的魚子,清麗多姿的花,一個在水中,一個在枝上。尤其是那些魚子,它們噴薄而出,在水中綻放,是生命的花。

編輯:段麗萍

關鍵詞:

相關閱讀